明年即將邁向五十周年的金馬之所以能夠成為華人社會電影的標竿,原因無二,即是它公正公平公信,就連英媒體BBC也以華人世界的奧斯卡為讚語,在在證明金馬獎的影響力。
經常透過媒體聽到公眾人物對於台灣文創產業提出想法,即所謂的軟實力,希望透過軟實力帶動台灣的經濟文化,提升台灣的能見度。以台灣的人口無法建立內需自給型經濟圈,外銷是經濟發展的宿命,無法外銷的文創產品或服務是無法支撐起台灣下一世代的經濟發展需求。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脈絡中,結合在地甘草人物故事,達到行銷台灣的效果。
徐嘉婕說這是她這輩子第一次賺到的錢,決定都孝敬父母,讓父母也為她驕傲一下,嬌憨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19歲、長相清秀的徐嘉婕,因身體不好,從小就想當個南丁格爾。高三畢業後,在父母支持下決定到台灣弘光技技大學護理科就學,希望能當一名專業護理人員,去年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獨自到台灣,完成弘光科技報到時,對著一個全然陌生又舉目無親的地方,覺得相當無助。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日前在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上,闡述中共十八大報告有關「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時指出: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不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就在王毅闡述十八大報告同時,大陸新版護照卻在台灣引發莫大爭論。有輿論認為,大陸「單方面」將台灣景點納入護照,於情,未考慮台灣人民的感受;於理,容易在國際社會營造大陸管轄權涵蓋台灣的誤解。兩岸在國際社會發言權的差異,自然造成雙方看待此事的不同視角。
對記者會結果,策展人黃建宏表示「很不滿意」。視盟理事胡永芬說,記者會上館長黃海鳴沒能展現想改變的意願,很多問題實問虛答,也沒有承諾會有什麼改革行動,視盟認為要更清楚表達訴求。
連署活動分別由陳浚豪、黃建宏和視盟發起,各自透過臉書平台、針對不同的重點議題發動連署,兵分三路分頭進行,最後再藉由視盟的網路平台彙整成力量,目的是促使北美館進行內部改革。